人事部 潘文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是人事部人才与专家办公室的潘文璐,非常荣幸能与大家一道参与到此次机关主题大讨论。下面我将从机关青年何为,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一下认识和体会。
为什么选择机关青年这一群体?因为机关青年多在学校改革发展的主阵地和最前线,既熟悉国家及上级政策精神,也了解学校最新发展态势,既联动了部门间及部门与院系,也接触群众、倾听了教职工诉求,是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推进为全面锻炼机关青年能力提供了基础和强大依托,为机关青年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有利条件和一切可能。新时代新征程,我眼中的机关青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争做“学思用结合”的排头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中国式现代化为我们在新征程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重大战略指引。机关青年要在基层建功立业,要主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在机关的落实路径,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接得住、落得下;还要盯紧工作进程,高质量完成工作目标,切实做到“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
二是要勇当“知信行统一”的践行者。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部署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遵循。机关青年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三是要扛好“练就铁肩膀”的责任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对机关青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软肩膀扛不起硬担子”,面对重任在肩的发展责任,要以敬畏心对待事业职责,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得失,要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练就担当“铁肩膀”,在磨砺中积累提高,真正做到无愧于心、有所作为。
结合自身岗位,主要负责教师的选聘和引进,也就是学校整体师资的进口,虽工作本身不复杂但是制度设计很关键。因为人才的高度和厚度决定大学的高度。在这个岗位一年多的时间里,前期新教师选聘制度探索期的一些现实矛盾和冲突日益显露,表面上是学校选聘标准越来越高,但深层次所反映出教师选聘和学科发展耦合度问题,退休高潮导致师资不足产生的上课老师不够、科研项目人手不足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基本功,做决策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对情况的准确把握”。只有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使制度设计真正起到实效。具体来讲,首先,数据赋能摸清情况。今年是学科建设年,为支撑更高质量的学科建设,我们与第五轮学科评估数据联动,通过选取位次变化较大的学科与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数据联合比对发现,上升的学科一般都是评估期内入选高层次人才计划和高水平人才引进占比较高的,中坚强,后备足,成梯队;而下降的学科,评估期内原有师资发展在徘徊,引进师资层次不高,人才队伍式微难以支撑学科发展。可见,人才是所有学科评估指标的基础和关键因素,提升人才引育与学科发展的耦合度,有计划、分层次、高标准的引育代表性师资,才能进一步推进学科与人才发展这一系统工程。其次,深入群众发现问题。走访调研和征求意见座谈会是深入群众的一种形式,既给老师们需要一个倾诉的渠道,也可以从中发现真知灼见和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及时回应不对称的信息,可以将误会及时化解。第三,同行交流找准问题。近期与北大同行的交流,对教师分类选聘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学校发展阶段不同,但是制度的底层逻辑和战略目标是相同的,交流中也会更加明晰制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点和把握的度。第四,建章立制谋长远。基于前期调查研究的成果,学校近期正在推进制定教师分类选聘文件,按照教研系列、教学系列、研究系列分类选聘,把调查研究的成果尽快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效。
最后,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之: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